評審-TINTA 金邸獎空間美學新秀設計師大賽

提醒你

本網站隱私權政策已於2018年7月20日更新,請至閱覽並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,若您繼續使用本網站,則視為您已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。

評選

評審方式 /

評選團隊 /

評審團之組成:遴聘設計相關領域之學者專家,組成評審團隊。

評審標準 /

平面配置:整體空間格局配置,動線規劃梳理。

概念:作品能夠完整的傳達設計概念。

創新:設計思維、表現手法、材料技術應用的創新。

功能:易於使用、維護、收納、清潔,且具備安全性。

互動:空間作品與使用者互動的真實關係。

在地精神:傳達用嶄新的文化觀點傳達在地的情感手法。

評選階段 /

各類別最終評選獎項如下 /

獎項獎勵名額
TINTA金邸獎 金獎 專屬獎座、金獎獲獎獎章、官網作品線上展覽、漂亮家居設計家媒體報導 1名
TINTA金邸獎 銀獎 專屬獎座、銀獎獲獎獎章、官網作品線上展覽、漂亮家居設計家媒體報導 1名
TINTA金邸獎 銅獎 專屬獎座、銅獎獲獎獎章、官網作品線上展覽、漂亮家居設計家媒體報導 1名
TINTA金邸獎 優勝獎 專屬獎牌、優勝獎獲獎獎章、官網作品線上展覽 上限10名
TINTA金邸獎 提名獎 專屬獎狀、提名獎獲獎獎章、官網作品線上展覽 上限20名
TINTA金邸獎最佳簡報獎 專屬獎狀、最佳簡報獎獲獎獎章、官網作品線上展覽 1名

說明:

報名相關諮詢及合作洽談 /

如有報名問題或異業合作需求,歡迎與TINTA 金邸獎工作小組洽詢

E-mail:tinta@hmg.com.tw

連絡電話: +886-2-2500-7578 #3471、#3305

注意事項 /

評審

方曉風

  •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、長聘教授、博士生導師
  • 《裝飾》雜誌社主編、編委
  • 第十一屆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
  • 中國建築學會室內分會副理事長
  • 中國期刊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
  • 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
  • 中國標準化協會城市傢俱分會副會長
  • 築巢獎組委會主席
  • 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主委會副主任委員、組委會秘書長
  • 長期深耕於設計理論、空間美學與人居環境研究,並積極參與設計教育、學術出版與國家級設計相關組織推動,擁有豐富的學術與實務領導經驗。
  • 著有《楼山和鸣的空间叙事艺术——中国传统造园新诠》(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,2023),以嶄新視角詮釋中國傳統園林的空間敘事美學。

何以立

  • 何侯設計負責人(1997 至今)
  • 美國麻塞諸塞州註冊建築師
  • 美國休士頓大學建築學士
  • 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系碩士
  • 成長於新加坡,深受當地現代主義建築影響,具備多元文化背景與國際視野。於美國休士頓大學取得建築學士後,進入哈佛大學深造,獲建築碩士學位。畢業後,曾於劍橋 Raphael Moneo Architects、波士頓 Schwartz/Silver Architects 擔任設計師,並於 1989 年加入紐約 PKSB 建築事務所,後晉升為協同負責人。其參與設計之 Root Residence 獲得 1995 年 AIA 紐約州與紐約市設計優良獎,以及 1996 年全美 AIA 榮譽獎;另有 Clinch Valley College 獲 1995 Progressive Architecture P/A Award 與 1994 AIA 紐約市設計獎。1991 年取得美國麻塞諸塞州建築師執照。
  • 歷經十四年國際實務歷練後於 1998 年返台,與建築師侯貞夙共同創立「何侯設計」。
  • 擅長以多角度剖析建築問題,熱衷於材料實驗與建築細部推敲,設計風格融合文化敏感與細膩感知。除專注建築實務,也長期投身建築教育,於多所大學建築系任教,擔任設計課程指導老師,持續推動專業知識的實踐與傳承。

何宗憲

  • P A L Design Group 設計董事
  • 中國室內設計十大年度人物(CIDA)
  • 香港十大傑出設計師(CAC)
  • 亞洲創作 VIP(Studio Voice)
  • 美國《Interior Design》中文版「名人堂 Hall of Fame」成員
  • 香港室內設計協會前會長
  •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設計研究講座教授
  • 深圳市室內建築設計行業協會榮譽顧問(SIID)
  •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碩士
  • 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學院學士
  • 主張設計不設邊界,重視啟發人們對生活的體悟與想像,致力於跨領域空間創作。其設計作品涵蓋酒店、住宅、商業空間、教育與公共機構等,遍及美國、澳洲、新加坡、印度、印尼、香港及大中華地區,展現極具國際視野的創作能量。
  • 其設計作品屢獲國際肯定,獲獎項目逾 200 項,涵蓋德國 Red Dot 紅點設計大獎、英國 Andrew Martin 國際室內設計大獎、FX 國際室內設計大獎、美國《Interior Design》年度最佳設計獎、荷蘭《Frame》室內設計大獎、IFI 全球卓越設計大獎及 INSIDE 世界室內設計獎等,為亞洲設計界具代表性的創作者之一。

李智翔

  • 水相設計 WATERFROM DESIGN 創辦人暨設計總監
  • 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(Pratt Institute)室內設計碩士
  •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建築研究
  • 從事設計工作逾二十年,2008 年創立水相設計 WATERFROM DESIGN,秉持設計應如「水」的初衷,純淨、有機又多變,本質上保持其原有的簡潔性,意念上展現無框架的可能性。致力關注於空間的故事脈络及時間光線,創造具有情感沉澱及訊息想像的空間。
  • 作品揉和極簡與幽默,其學習養成到執業,有著建築設計般的理性思維,亦有藝術家的叛逆本質,喜歡在規則外對既有秩序重新定義,在不可預期下創造驚奇。
  • 曾榮獲FRAME Award 評審團大獎、APIDA 亞太室內設計金獎、DFA 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 銀獎、Golden Pin Design Award 國家金點獎 年度最佳設計、TID 台灣室內設計 金獎、地產設計大獎 金獎、ELLE DECORATION 中國室內設計大獎、德國 if 設計大獎,更被美國指標媒體 INTERIOR DESIGN評選全球 40間新堀起設計事務所。

林家如

  • OMA 台灣總監/建築師,具備美國與台灣建築師執照
  • 淡江大學建築學士、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碩士
  • 現任淡江大學與中原大學建築系兼任專技副教授
  • 在OMA參與的多個亞洲專案包括辦公大樓(北京中央電視臺),豪華住宅(新加坡/臺北),表演藝術中心(臺北),多媒體中心(上海)。其負責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,獲2022年臺灣建築佳作獎,被英國衛報評為2021全球最佳藝文建築,以及CNN譽為改變世界的最具變革性建築之一。
  • 曾擔任女建築家學會第三届理事長和現任監事。她長期關注城市設計、劇場設計、建築教育、性別平等。同時活躍於國際建築論壇,擔任主題演講者、評論家、策展人和客座主編。

張麗寶

  • 金邸獎聯合發起人
  • 現任城邦媒體集團《i室設圈 漂亮家居》總編輯
  • 畢業於世新大學新聞系及臺灣師範大學管理碩士
  • 《華人室內設計經營智庫100》召集主筆人,著作《設計師到CEO經營必修8堂課》。
  • 曾任:台灣室內設計大獎TID、深圳現代裝飾國際傳媒獎、廣州金堂、紅棉獎、北京築巢、營造家獎等二岸三地專業評審,曾獲經理人月刊所頒發的2018百大MVP經理人獎。

陳暄

  • 十上建築創始人
  • 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博士
  • 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
  •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文化和旅遊工作委員會 常務副會長
  • 2001年加入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,並於2002年在其下聯合成立了中國建築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五設計所。在此期間,她參與多個政府建築項目的設計,其中包括沙特阿拉伯大使館、人民政協報社大樓,以及2008年奧林匹克公園公共服務建築的規劃等等。
  • 2004年,陳暄博士創立了十上建築,專注於為藝術文化空間提供專業的設計解決方案和諮詢服務。
  • 在過去的20年裡,十上建築在中國以及東南亞和歐洲從事一系列知名項目設計,曾為成龍、馮小剛、梅婷、賈玲、莫文蔚、楊瀾、董卿、柳青、羅振宇、隋建國、姜杰等提供空間設計顧問服務,並多次與路易威登LOUISVUITTON、奧迪AudiA8LHorch霍希等時尚品牌跨界合作,推出獨特目廣受歡迎的設計生活方式的專案及產品。

曾志偉

  • 自然洋行建築團隊主持人
  • 少少-原始感覺研究室創辦人
  • 實踐大學建築系兼任教師
  • 自然洋行建築團隊成立於 2003 年,工作室位於台北外雙溪陽明山國家公園後山,專注於融合建築、環境與感知的整體空間規劃。設計實踐涵蓋歷史建築改造、新型態研究機構、實驗性住宅與飯店,並自 2014 年起深入探索輕質與異材質構造的可能性。
  • 他出生於台灣,童年於帛琉成長,就讀於美國 SDA 國際學校,自 2003 年起長期往返於峇里島進行田野調查,並於 2008 年在烏布成立生態建築實驗室。2014 年返台創立「少少-原始感覺研究室」,並於 2015 年起擔任實踐大學建築系教師。
  • 自然洋行將建築視為環境氛圍中的一部分,透過地貌與人為構造體的轉化,營造自然與人之間的空間介質,回溯居住的原始初衷,展開感官全面開啟的生活實驗。
  • 獲獎紀錄包括:2020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-台灣館代; 2019以《The Forest BIG》入選 Dezeen Awards ; 2016 榮獲自然建造.第四屆中國建築傳媒獎「青年探索獎」;2015 以《大溪老茶廠》獲遠東建築獎「老屋改造特別獎」首獎;2014 以《少少-原始感覺研究室》獲 ADA 新銳建築獎特別獎。

龔書章

  •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
  • 2024 金點設計獎「最佳設計成就獎」得主
  • 2020 第24屆「臺北文化獎」得主
  • 2020 東海大學第21屆傑出校友
  • 2007 第八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
  • 曾任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(CSID)理事長(2015–2019)
  • 曾任 TDA 台灣設計聯盟第 5、6 屆副理事長
  • 台灣設計研究院「公共服務委員會」召集人
  • 1986 年畢業於東海大學建築系,並於 1992 與 1993 年分別取得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與設計碩士雙學位。1997 年創立「原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」(AURA Architects),在其 12 年的發展中,作品屢獲國內外建築與室內設計大獎肯定。自 2009 年起,擔任多項國內外設計獎評審委員,包括德國 Red Dot、IF、日本 Good Design、金點設計獎、TID Award 等。
  • 長期投入建築與設計策展,曾代表台灣參與「2008 香港/深圳雙城建築雙年展」與「2008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─NEXT GENE 20」,並擔任多項大型展覽的總策展顧問或總策展人,包含 2011/12 香港.深圳城市/建築雙年展台北館、2013 臺北申辦設計之都城市展、2018 新竹 300 年博覽會、2018 臺中世界花博樂農館、2019 台電電幻 1 號所、2020 台灣設計展、2021 至 2022 台灣文博會、2022 台北市城市博覽會、2023 世界客家博覽會台灣館、2023 台灣設計展-新北圈起來、2023 工研院 50 週年史料館,以及 2024 忠泰美術館《台灣建築的解嚴世代》建築展。

何黛雯

  • 何黛雯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
  • 一元創合設計顧問公司負責人
  • 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
  •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
  •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
  •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兼任助理教授
  • 臺灣女建築家學會共同發起人
  • 臺灣女建築家學會第一、二屆理事,現任第四屆理事長
  • 長期關注空間敘事設計研究,致力於觀察與論述設計對文化與社會的深層影響,並實踐建築作為行動的各種可能。除現職教學外,曾任中原大學與台北科技大學畢業設計指導老師,並於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擔任助理教授兼任專家,長期投身教育推廣、評論寫作與學術論壇。
  • 她亦積極參與公共事務與設計實踐,2024 年以「北一女光復樓古蹟復興再生行動」榮獲臺北市文化資產譽揚獎、老屋新生評審團大獎及公共工程卓越獎;2014 年「八德中正堂歷史建築-大湳圖書館」入選 ADA 新銳建築獎,2015 年獲遠東建築獎《舊屋改造特別獎》佳作與現場最佳人氣獎;2020 年作品《疊加時間的歷史建築》受公視《藝術很有事》專訪,並入選倫敦建築嘉年華 LFA 線上展。

邵唯晏

  • 現任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創始人暨 DRD 設計研究院院長
  • 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學士,台灣交通大學建築碩士與博士
  • 台灣 CSID 室內設計協會副理事長
  • 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室內設計委員會執行主席
  • 活躍於海峽兩岸設計界、學術界和藝術界的邵唯晏,承襲了當代非線性的思維脈絡,其前瞻性的思考讓他的作品和策展活動引起了各界的關注,過去媒體稱之為“野蠻的80後”,現今則 譽稱其為“設計智人”。
  • 多次被選為亞洲當代設計新勢力代表、“80後”新銳設計師,他于 2008年曾代表台灣前往日本參與安藤忠雄計畫(Ando Program)。
  • 同時主持國內外幾家設計公司,更在國際上獲獎無數。他強調設計實務與設計調研的相輔相成,曾受邀擔任法國 INNODESIGN PRIZE國際創新設計大獎評審,並於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獨立策展。
  • 以設計思維為發展核心的多元身份在角色 變換的過程中建構出自我的設計論述,並著有《當代建築的逆襲》、《共·享:設計師的人文思考》、《設計.未來.超智人》、《玩物尚志》。
  • 曾代表台灣參與亞洲設計圓桌會議(北京、上海),積極促進兩岸與亞洲設計圈的對話與合作。
  • 曾榮獲多項國際設計大獎,包括 2021 日本 Good Design Award(BEST Award)、2020 亞洲 TID Awards、2019 英國 Andrew Martin 室內設計年度大獎,並於 2018 年獲得美國 IDEA Design Award 金獎與台灣 TID Award 金獎。

袁世賢

  • 呈境設計 / Next Design 創辦人兼執行長
  • 台灣 Next Design Studio / 呈境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 創辦人兼執行長
  • 台灣 大葉大學建築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
  • 台灣 室內設計專技協會 (TnAID) 第11、12屆理事長
  • TINTA金邸獎 評審委員
  • (德國IF DESIGN AWARD評審委員
  • 台北市政府都發局 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評審委員
  • 熱衷於任何關於美的事物,不斷在生活與工作之間累積創作的能量;
  • 將生活與設計充分的結合,相信生活的一切創造了設計,致力於透過空間美學去展現生活的美好,更努力創造空間更多的可能性。

張灿

  • CSD.DESIGN創始人兼創作總監
  • 四川音樂學院成都美術學院客座教授
  •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陳設藝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
  • 美國《室內設計》中文版榮譽主編
  •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公共空間主持設計師
  • 2019/2021Andrew Martin 國際室內設計大獎 入選設計師
  • Hall of Fame中國設計“名人堂”正式成員
  • 夢想改造家-設計師
  • CSD.DESIGN設計創立於1998年,集建築設計、室內設計、軟裝設計、陳設設計、園林設計、平面設計、品牌策劃等綜合性、研究性、國際化的專業設計品牌,在酒店、辦公、會所、文創、豪宅等多類型空間的綜合性設計研究上有獨特見解。
  • 曾榮獲:2022 亚太年度设计人物;2022 IHIDA人居空間設計獎-年度十大設計人物;2022 美國IDA設計大獎——金獎;2022 美國AMP建築大師獎——最佳設計大獎;2022世界建築社群網大獎-Winner;2022美國MUSE繆斯設計獎—鉑金大獎;2020 倫敦設計大獎-金獎;2020美國AMP建築大師獎酒店類別設計大獎—Winner…等眾多獲獎經歷。

趙璽

  • 2014-迄今 台北大紘設計 負責人/設計總監
  • 2022-2025 APSD 亞太空間設計聯盟 副主席 [ Asia-Pacific Space Designers Association Deputy President ]
  • CSID 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 輔導理事長
  • 台灣設計研究院 專案顧問
  • 行政院公務人力發展學院 講師
  • 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處 講師
  • 台中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 講師
  • 台北市城市美學辦公室 顧問
  • 教育部學美美學計畫 評審委員 / 專案顧問
  • 彰化縣教育局 學校美域美育計畫 審查委員
  • 國家發展委員會 地方創生公有建築空間整備活化 評審委員
  • 新北市教育局技職科雙美未計畫審查暨指導委員

謝淳鈺

  • 現任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 系主任兼副教授
  • 創造力與設計方法研究室 主持人
  •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建築與電腦輔助設計組 博士
  • 英國倫敦建築學院聯盟(AA)建築藝術 碩士
  •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數位建築組 碩士
  •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 學士
  • 具備創造力與美學素養,專長於批判理論、設計方法、數位設計與傢俱設計。

葛麗麗

  • PChouse太平洋家居網全國總編
  • “PChouse Award 私宅設計大獎”發起人
  • 編輯出版《中國先鋒建築》
  • 資深媒體人,曾任《繽紛space》主編,從事設計媒體行業10多年,對設計行業發展具有深刻地理解與洞察。

陳雅男

  • 《現代裝飾》雜誌總編輯
  • 資深媒體人;SIID深圳室內建築設計行業協會家裝委員會發起人之一。
  • 策劃並組織數屆國際設計傳媒獎(IDMA),致力於表彰優秀設計師及團隊,助推設計行業向前發展。

許嘉芬

  • 現任城邦媒體集團《i室設圈 漂亮家居》叢書副總編輯
  • 深耕室內設計媒體22年,熱衷探究國際、兩岸建築室內設計發展,策畫編輯近百本空間設計書籍,包含消費大眾族群的裝修工具書,設計人所需的經營、證照、論述等主題。


詢問早鳥優惠Top
Loading